Friday, September 10, 2021

勤練習和問問題是最難但最有效的方式。陳竹筠(2021指考國文92分)

2021指考國文92分



2021學測國文總複習班 新竹實驗高中,陳竹筠

相信很多理組人都會覺得國文是難以把握的科目,經常不能理解古人或作者心裡想什麼,畢竟我也如此,但國文的確是能透過練習漸漸理解題目的核心意義。


一、字音字形字義


  字音字形定是許多人的痛處,但只要跟著吳寧老師的講義好好複習,確定每個字的寫法和讀音是否精熟,拿起紙筆再寫一遍是不二法門,我的兩本講義在學測和指考都各寫了兩次。字義方面,其一是多翻多讀吳寧老師的講義,另一個則是只要遇到古文檢討時,一定要把不懂得搞清楚,即便不會立馬記住,但也會留有印象。


二、閱讀題組


  分白話文及文言文兩種,前者有兩種題型,一種是在文章中能直接找到答案,但是選項會換句話寫,容易造成二選一的局面,我推薦先選最直接的選項,完成閱讀題組題目後再回過頭來研究。另一種則要思考作者主張,較不直觀,需自行判斷,這個要靠大量的練習去熟悉出題老師的意圖,而遇到此類錯題建議直接詢問老師,且要說明自己當下的想法,請老師指出這題的關鍵點。面對文言文,有一點特別重要,就是不要拘泥於了解一字一句,只要大概理解文意和作者理念就能進行判斷。文言文較不熟悉的同學除了日常練題,熟讀〈古文三十〉也相當重要,雖然並不是主要出題方向,但能夠培養翻譯能力,要確保自己〈古文三十〉逐字逐句都能翻譯完整,這樣翻譯能力會確實上升。


三、做題技巧


  理組人的確較難以理解作者深層的意思,建議多練習題目才能習慣命題者的想法。例如遇到二選一的困境時,除了根據文章內容判定,也能從平時培養對選項的靈敏度下手,思考「如果自己是出題者會怎麼出?」此外,當下無法理解文意時,我建議從選項下手,特別是多選題,因為從選項中或許你就能抓到出題老師對文章的理解及文章概要。最後一點——不要卡題,當發現自己當下不能確定答案時,先直覺選出後做標記,等寫完考題再來研究。卡題很容易導致完成不了題目,且會在後面判斷題目時產生巨大影響,而進一步失去更多分數。


四、心態


  我自己也經常不能理解文章背後細膩的心思,但是我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所以不會排斥國文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擊破這道難關,因為不去克服,心裡的目標就難以達成,可以先去了解自己較弱的地方,然後向老師請求幫助詢問如何提升。考試期間有三件事情相當重要,一是要敢於向他人請求幫助,有問題就應該打破砂鍋問到底。二是清楚知道自己理想的目標,而持續為目標前進努力。最後則是要對自己有信心,且在情緒低落時找到發洩口,並盡早將心情轉換,保持好的情緒對於備戰是最最最重要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