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28, 2020

國文需透過長期的累積,臨時抱佛腳難有成效。梁宜彤

 2020會考國文A++

國文科是唯一一科無法臨時抱佛腳就能考取好成績的科目,因為它靠的是長期的累積。

國文科大致上可以分成可準備的和無法準備的,可準備的包括字音字形、字義、國學常識等等,只要背熟就能得分,雖然題數不多但千萬別抱持著僥倖的心態,因為每一題都是關鍵,都會影響影響到最後的結果。

而無法準備的是文意理解,包括白話文、文言文、新詩……等等。會考國文的題目幾乎都是文意理解,只要掌握好文意理解,要拿到好成績簡直易如反掌。然文意理解不像國學常識只要背熟就能拿分,而是以文字的敏銳度及能不能抓住重點,這可以從課文或短篇文章裡練習抓住重點,再逐漸將難度提高到中長度的文章,做題目時就會發現自己能自然地抓住重點,並回答出正確的答案。而文意理解中的文言文應該是大家最頭痛的地方吧?文言文就像英文閱讀一樣,要先熟悉與理解一些基本單詞解釋,才能進一步把文章解出來。另外,看到「。」、「!」與「?」的標點符號時,可以從這裡切一刀,這樣分段可以更容易讀懂。我一開始看文言文時也是一竅不通,但每次只要看到文言文,我都會努力去練習,雖然只能看懂幾句話甚至幾個字,但每一次的練習都是有收穫的!能感覺到自己一直在進步,持之以恆一定會有所收穫。

大概在剩下45個月時我就開始練題目,只有實際做一次題目,才會更了解自己在哪方面還需要再加強。當然除了做題目之外,訂正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更能知道自己是在哪一部分判斷錯誤,再下一次做題目時提醒自己不要再犯相同的錯誤,這樣就能持續的進步。但是,我在練題目時曾經歷過一段撞牆期,那時候成績一直卡在B++A的中間,曾經一度想要放棄,心想:「不管怎麼寫、怎麼讀都是B++,那我乾脆不要浪費時間在這裡,把時間拿去讀別科算了。」 但經過幾天的思考後決定再給自己一個機會,全力去讀去寫,拚到最後一刻。在準備的過程中一定會有一段時間是迷惘的,這很正常,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不再迷惘、堅持下去。假如當時我放棄了,可能我的成績真的會是B

常常會聽到有人說:「會考是一場馬拉松,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不管你比其他人慢起跑或是跑得比別人慢都沒關係,只要一直跑,不放棄,就一定能到達終點獲得自己最想要的成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