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學測國文15級分
準備學測國文前必須先了解大考中心的計分方式:選擇和作文各50分,但選擇部分滿分100分,代表得2分才實得一分,相較之下作文滿分50分,每一分都是實得分,作文分數更具決定性。
作文包含知性及感性題。首先是知性題,我建議可閱讀新聞文章,例如追蹤報導者和轉角國際的粉專,報導者是每週會有一個系列報導(約6篇文章),包含較多個人見解,可學習其字詞使用及敘述方式;而轉角國際則是以報導事實為主,但因其報導內容多為國外新聞,可擴展眼界、跟上世界脈動。其他新聞粉專可依個人喜好觀看,但要特別注意文章作者大多有自己的立場,不可全盤接受。另一個是感性題,同時也是我較不擅長的部分,我的加強辦法是「有意識」地使用譬喻及轉化修辭,平時可以練習將一個簡單句子不斷修飾變長;另外,盡量以描述具體的小細節代替空洞抽象的形容詞堆疊,平時可練習找一樣物體,試著用細節描述其使用情景。除了基礎練習,作文最重要的是多寫,暑假至12月每周寫1~2份(知性+感性)練習,1月至考前每天一篇知性或感性題維持手感,寫完的作文可交給學校老師或補習班老師批改,讓他人給予建議。
選擇題分為記憶型及閱讀理解型。記憶型包含形音義成語及國學常識,形音義成語主要靠平時累積,可自己整理錯題及考古題;國學常識範圍較廣難準備,但可抓住幾個常見流變重點如古文、小說、韻文等,其他可遇題目時再行記憶。閱讀理解型包含古文30篇、句子重組、詩文填空及白話文言閱讀,古文30篇需練習翻譯難句及背誦註釋,還要了解其作者生平和相關作品,我建議可多讀補充教材中和古文30相關的文章;句子重組和詩文填空主題可利用吳寧老師教導之解題技巧,句子重組可利用連接詞、排比句排列,詩文填空則要注意畫面必須一致。最後是閱讀題,我建議先閱讀完文章後再答題。古文部分以句號為單位閱讀,找出主詞動詞,試著翻譯及寫出段旨;白話文讀起來不困難,但常常看到後面忘了前面,可利用圈畫記技巧,方便答題重回文章找細節。
最後我想分享我在準備國文時的心態-必須破除「國文是個學科」的觀念。在做任何閱讀測驗、國文基本形音義訓練以及撰寫作文時,不要想像自己是在像其他科目一樣刷題,這會使自己產生對國文的抗拒,反而應該以另一角度想像這是在使自己更加了解每天日常所使用的語言。或許有人問我:我是理組,是不是可以不讀國文?我的夢幻科系如果不採計是不是可以放棄國文?確實,對於理組人來說數學、英文、自然都比國文來的重要,因此可選擇用較少的時間準備國文,以我為例,因學校老師有訂購複習考卷,古文30我便跟著考卷進度複習,每日另用十到二十分鐘背誦形音義成語,每週固定練習閱讀題組及作文維持手感。我並沒有花很多時間念國文或是練習很多題目,題目以精為主而非量多,因此使我最後仍有好成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