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學測國文13級分,侯伯愷,新竹高中
「國文真的有需要補嗎?」這是多數人對國文補習需求所提出的疑問,從剛完成高中學業的視角出發,我認為,吳寧老師的國文課,除了帶給學生一套有系統的主題式教學
整合各大文學的核心要旨,連結現今生活議題、思考生命經驗,促進學生培養不斷反思、從文學與生活細節中自主成長的價值,「自我實踐」、「社會關懷」以及「生活感思」是高中三年在吳寧老師的課堂上,令我感觸最深的成長收穫。「相信技術,努力實踐。」許多人認為,國文就是沒範圍、國文就是看個人的閱讀理解能力,看不懂就是看不懂,很難像數理科目一樣有方向掌握。其實我最初也是如此,從小閱讀量較少,個人對文本的掌握速度就比其他人慢,當遇到看不懂的考題,想了半天還是無從下手,最終只能放棄該題。
到吳寧上課才知道,原來每一題都會有它特定的考點,考點的類型就有「範圍」可以把握,理解考點的類型,針對不同類型用老師所教的技巧「破題」,能快速掌握考題主旨,更能理解文章內包含的知識,從原本感到厭煩的雜訊清楚地辨識出最重要的訊息,也逐漸能自主學習文學中所傳授的道理。
在吳寧老師的主題式教學中,古文15篇是高一高二所著重的一環,每篇古文老師會延伸至與該篇相關的其他作品,或是現今的議題連結,從古人的溝通技巧、情感傳遞與自己的生命經驗相互呼應,透過前人的歷史痕跡,引導學生從過去的經典學習,在一次次的反思中成長。
「自我實踐」、「社會關懷」、「生活感思」從古文15篇、諸子思想、文學流變、論語選讀等重要典籍中,例如燭之武的溝通技巧、項脊軒志的情感象徵、出師表與諫逐客書的說服策略、赤壁賦的時間感思、晚遊六橋待月記對美的觀察,處處皆是值得學習之處,同時在吳寧老師的延伸補充中,老師常分享許多歷史與現今值得欣賞的故事,不但在準備國寫方面是良好的素材,我認為最大的幫助是學生們能從不同的生命故事受到感染,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重拾滿滿能量,看見生活中的美;有能力「發現溫暖、感受溫暖」,最後學會「傳遞溫暖」;面對生活挫敗時能夠從前人的故事中激起鬥志,朝著暖陽的方向追尋理想與堅持;慢慢地感受做人處事的道理,一步步雕刻出自己的人格。
我聽到的不只是國文課,不只是為了考試而準備的學術能力,而是情感、是嚮往、是高中生活裡一股安定而不迫人的溫暖,是我未來所擁有的底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